期刊简介
《中外医疗》 杂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9年提高办刊质量,引入了“不端学术论文检测系统”。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中外医疗》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家学术期刊。本刊旬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2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0742;邮发代号:80-541。《中外医疗》杂志创刊于1981年,曾用名《化工之友》。系旬刊,每月01、11、21日出版。该刊服务于医学创新研究,以医疗事业改革和广大医疗工作者探究学习,增强医德,提升医术为主旨,努力体现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贴近实际,追求实用。长期面向全国征集医学学术论文,在该刊发表的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主管单位: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 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
出版部门: 《中外医疗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4-0742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5625/R
邮发代号: 80-541
出版周期 旬刊
创刊时间 1981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1200.00
杂志荣誉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外医疗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医药科学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4-0742
- 国内刊号:11-5625/R
- 出版周期:旬刊
-
208例产后出血临床护理总结
目的总结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l2月对208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原因分析,以探讨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对208例产后阴道出血达600mL以上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其次为胎盘因素.结论产后出血是威胁孕产妇生命安全的首要原因,只有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监测、护理、急救工作,才能降低其发病率及死亡率.......
作者:朱体春 刊期: 2009- 14
-
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它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前列腺内结缔组织过度增生,以至压迫尿道,导致排尿不畅、尿潴留、尿路感染等.临床上称为前列腺肥大.近年来,老年性前列腺肥大患者逐渐增多,在临床上,做好前列腺摘除术后的护理,是一项主要问题和基本护理技术.......
作者:印迎春;张亚铃;孙艳梅 刊期: 2009- 14
-
肿瘤化疗中运用PICC及微量注射泵的观察与护理心得
目的减少肿瘤化疗中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用于持续输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诺维本、羟基喜树碱、阿霉素等,治疗胃癌、食管癌、贲门癌等.结果通过15例中晚期肿瘤患量射泵持续输注化疗的临床观察.结论PICC使用微量注射泵操作简单、便于携带、使用方便,避免了化疗药物......
作者:叶鹤成 刊期: 2009- 14
-
阑尾切除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行阑尾切除术3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姝 刊期: 2009- 14
-
直肠癌手术前后护理体会
外科手术是治疗直肠癌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近15年来共收治直肠癌患者234例,男140例,女94例.术后并发造瘘口回缩4例,造瘘口坏死3例,造瘘口狭窄4例.随着手术术式的改进和发展,我们应不断总结护理经验,改善护理质量,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蒲英 刊期: 2009- 14
-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与临床护理
静脉留置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操作简单、给药及时方便,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穿破血管壁,既减少了病人每天重复静脉穿刺带来的痛苦及心理紧张,又减少了护理人员工作量等特点.所以,留置针在我科静脉给药时广泛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陆英贤;符永霞;宋小平 刊期: 2009- 14
-
肺炎性假瘤的CT表现
目的分析肺炎假瘤的CT表现,以便与周围型肺炎和结核球形病灶鉴别.方法搜集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肺炎性假瘤的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病灶多位于肺的边缘部胸膜下,多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光整,直径2~4cm,密度均匀;(2)病灶基底可广泛帖于胸膜,局部胸膜粘连增厚,无胸水;(3)边缘可见粗短毛刺,棘状突起或呈浅分叶状;(4)可有纵隔淋巴结肿大,但无融合征象.......
作者:杨亚辉 刊期: 2009- 14
-
绝经期妇女腰椎骨质疏松的X线表现
目的探讨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的发病原因.方法常规的X线检查简单易行,仍不失为首选的检查手段.结果X线影响未见明显异常17例,占23.6%.X线影响有明显变化的55例,占76.4%.结论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与绝经时间长短没有直接的关系.......
作者:马微;杨亚辉 刊期: 2009- 14
-
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了解血清低水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分布状态及其相关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模式特征.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6620例门诊及住院病人的血清进行乙肝两对半定量测定,确定浓度在5ng/mL以下的HBsAg阳性倒数,并分析相关乙肝病毒标志模式.结果6620例受检者中HBsAg阳性共597例,其中HBsAg在5mg/mL以下者共129例,占受检者总人数1.95%,占HBsAg阳性人群的21.61%.......
作者:孙占芹 刊期: 2009- 14
-
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革兰氏染色性与形态变化观察
细菌革兰氏染色法是1884年丹麦细菌学家HansChristianCram氏创立的,使用该法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阴性两类.该染色法的原理有许多学说,如等电点学说、化学学说、胞壁通透性学说等,但多数学者认为,主要与细胞壁含有的其它胞壁质(Murein)厚度有关,此外还有一些影响因素.为探讨不同培养时间的细菌革兰氏染色性及其形态变化,作者对临床常见12种细菌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张桂芹;关盼香 刊期: 2009- 14
动态资讯
- 1 HIF-1α、MMP-9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 绿色通道急救模式在严重多发伤救治中的作用分析
- 3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IFN-r、IL-4和IL-12的检测
- 4 BCF-08A高含水重质稠油破乳剂的研制与应用
- 5 细节化护理干预在普外科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分析
- 6 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医用三氧治疗的护理体会
- 7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术480例体会
- 8 危机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 9 老年甲减合并冠心病33例诊疗分析
- 10 微创治疗经传统开刀术后复发的复杂性肾结石100例临床分析
- 11 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的临床护理探讨
- 12 手术室优质护理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护理质量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分析
- 13 警惕水果被硫磺熏熟要注意水果有无化学添加剂的气味
- 14 75例青年大肠癌患者病理特点分析
- 15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及护理
- 16 60例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状况的调查分析
- 17 尺桡骨骨折的中西医治疗方法效果观察
- 18 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探讨
- 19 13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
- 20 基于MVC模式的物资供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