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中外医疗》 杂志是国家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主办的专业性学术期刊,中国核心数据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2009年提高办刊质量,引入了“不端学术论文检测系统”。全国各地邮局公开发行。《中外医疗》杂志由卫生部主管,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国家学术期刊。本刊旬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 11-5625/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0742;邮发代号:80-541。《中外医疗》杂志创刊于1981年,曾用名《化工之友》。系旬刊,每月01、11、21日出版。该刊服务于医学创新研究,以医疗事业改革和广大医疗工作者探究学习,增强医德,提升医术为主旨,努力体现专业性,学术性,权威性,贴近实际,追求实用。长期面向全国征集医学学术论文,在该刊发表的论文可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
三伏天8种养骨食材科学搭配
时间:2025-07-02 16:59:32
三伏天前后,高温潮湿的气候特点容易导致人体虚热,此时骨骼和关节的养护尤为重要。传统养生认为,白菜、萝卜等性寒食材可能加重体内湿气,不利于阳气生发,而选择温润滋补的食材则能强健筋骨、提升精气神。以下结合季节特点,为您解析8种养骨食材的科学搭配与食用建议。
一、燕麦:水溶性纤维助力骨骼代谢
作为全球公认的健康食物,燕麦富含β-葡聚糖和矿物质如钙、镁、磷,能促进钙质吸收并调节骨骼代谢。其水溶性纤维像“海绵”一样吸附肠道中的胆固醇,间接减少炎症对关节的损害。建议搭配牛奶或枸杞煮粥,既缓解夏季虚火,又为骨骼提供持续能量。
二、黑豆与核桃:植物蛋白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黄金组合
黑豆的异黄酮可模拟雌激素作用,延缓骨质疏松;核桃中的ω-3脂肪酸则像“关节润滑剂”,减轻运动磨损。两者共同食用(如黑豆核桃露)能增强骨密度,尤其适合潮湿天气下关节僵硬的群体。
三、枸杞与山药:滋阴润燥的养骨搭档
阴虚体质者在夏季易出现燥热伤津,枸杞的玉米黄素和山药黏液蛋白可协同滋养骨髓,改善腰膝酸软。推荐将山药蒸熟后拌入枸杞蜂蜜,或与银耳同炖,形成“黏稠保护层”养护关节软骨。
四、红枣与黄芪:补气生血的动力引擎
红枣的铁和黄芪的多糖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如同为骨骼“充电”,缓解湿热导致的乏力。黄芪红枣茶(加少许燕麦)可提升血氧输送效率,帮助肌肉和骨骼快速恢复活力。
五、银耳:胶原蛋白的天然补给站
银耳中的植物胶原虽不同于动物源性,但其多糖结构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搭配燕麦或百合炖煮,可形成“胶质网”强化骨骼韧性。
饮食禁忌与替代方案
白菜、萝卜性寒,过量食用可能抑制脾胃运化,建议用清炒山药或燕麦蔬菜饼替代。若虚热症状明显,可减少核桃用量,增加银耳、枸杞等凉润食材的比重。
场景化搭配示例
早餐:燕麦枸杞粥配蒸山药;午餐:黄芪红枣炖鸡腿(去油腻);晚餐:黑豆核桃浓汤佐银耳沙拉。通过温凉平衡的膳食结构,既能应对高温湿气,又能为骨骼打下坚实根基。